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为、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劳工短缺及劳工成本增加。中国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或15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8.94亿人,相比2010年下降6.79%。劳工短缺及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导致劳工成本增加。因此,企业对在劳动密集型工作中采用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以使生产经营具有时间及成本效益的需求日益凸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有利的政策支持。随着中国经济从粗放型增长转向精细化发展,企业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及创造价值的需求放大。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强调了,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目标。2020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将人工智能纳入新基建重要布局领域,作为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的重要抓手,北京、浙江、重庆等地方政府均已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旨在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基础信息技术在建设加快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落地。
技术进步。计算机技术和算法的快速发展降低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门槛。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可用于算法训练的计算资源量呈现指数增长,而且成本更加经济可行。同时,云计算、物联网及5G技术共同创造了丰富的应用场景,从中生成及收集了海量数据。丰富的数据促进了基础研究和算法的发展。
消费者需求。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正在寻求更智能、更便捷的方式来改善生活质量。在多种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通过智能手机、智能汽车及智能机器人等设备进行的智能互动已在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变得日益普遍。